其他

来自日本学者的疑惑: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2017-07-04 政商内参

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收阅政商内参


By政商内参 (微信最好的政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商信息,深度解读政商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微信号:zsnc-ok


为什么人均只有8000多美元的中国人会觉得比自己收入多4倍以上的日本人还有钱?为什么人均工资只有5000元的一个国家,可以拥有这么高额的房地产?如果谁能说清楚中国人的收入,应该离诺贝尔经济学奖就不远了。


来源:日经新闻网,东方卫视,文汇讲堂(wenhuijiangtang)  作者:柯隆,陈平


这是一个日本人对于中国房子、工资的思考。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柯隆:如果谁能说清楚中国人的收入,应该离诺贝尔经济学奖就不远了。北京三环以内的房价远远高于东京山手线以内的房价。山手线是绕东京内城的轻轨,能够在山手线内拥有一套不大的公寓一直是工薪阶层的梦想,因为生活方便,去单位上班也近。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东京的房价也渐渐回归合理。

  

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毫无理由地超过了东京,直逼纽约。我们应该问一问:中国一线城市的居民收入赶上了东京和纽约吗?房价应该是由居民的基本收入支撑的,如果中国人的基本收入无法解释房价居高不下,那高房价就很难说是合理的。这里的问题是中国人每月到底拿多少钱工资?

  

曾在北京遇到一个处级干部,刚见面就告诉我说:我的孩子在纽约的某大学留学。我真的很惊讶,不过没好意思问“你每个月拿多少工资?”据我所知,北京一个处级干部的月工资一般不到1万人民币吧,满打满算年薪2万美元(12万人民币),夫妻两的工资加起来4万美元(24万人民币),根本不足以供一个孩子在美国纽约的大学读书和生活。

  

今年出国留学的孩子和我们80年代末到外国留学的学生不一样。那个年代,包括一些著名的歌手和体育运动员到外国留学都到餐厅等地去勤工俭学,今天的孩子出来留学基本是靠父母供养,不仅要缴学费,还有提供生活费和房租。美国的大学非常不讲道理,美国学生的学费便宜,外国留学生的学费贵。

  

当年,美国人到中国来旅游入住涉外酒店,他们发现自己的房价比中国人入住的房价要高,于是乎百般与中国交涉,一物二价违反市场经济原则,据说还成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一个障碍。后来,中国统一了内外价格。我真希望中国政府能够与美国政府交涉交涉,救救这些中国家庭和中国孩子。

  

我喜欢吃瓜子儿,可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现在1000克葵花子儿居然要30多块钱,这样一来葵花子儿不就成了奢侈品了吗?有国内的朋友告诉我:现在去超市或农贸市场买菜,几块钱或十几块钱是买不来菜的,带上一百块才敢去超市买菜。

  

现在反腐,干部们不敢大吃大喝了,各地关闭了很多高级餐厅和会所,可是,我去一些中低档餐厅看看,不说高朋满座,那也是济济一堂。人们哪来那么多钱下馆子?

  

我知道美国人是很少下馆子的,他们外出吃饭也就是买一份三明治或汉堡包;日本人比较喜欢在外面吃饭,但工薪阶层一般聚在一种叫居酒屋的小酒馆,那里的菜肴价位很低,毕竟日本人的平均年薪超过3万美元,他们还是吃得起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中国人的收入和开支。今天,中国的生活消费品包括食品的价格其实不便宜,但这是无法节省的。你要买车,我要告诉你:同样档次的汽车,国内比国外要贵。比如丰田的普锐斯在中国国内的价格比日本要贵得多。对于中国的工薪阶层来说,偶尔要和朋友下馆子,那也不便宜。你还要买房,还房贷,地段不是太好的房价都在100-200万人民币,如果你的孩子还想出国留学,你拿什么来供他留学?

  

但,说实话我看中国人比外国人生活的要滋润,表面上,我感觉不到中国人生活的压力,只有我们这些研究中国经济的人会去计算,眼下买房,供孩子读书,将来年纪大了,看病住院都是问题。可能越在意这些负面因素,生活的就越累。如果抱着无论走到哪儿,别人能过我也能过的态度,就能很容易地把烦恼扔到脑后。

  

但是,我这个研究经济的研究员还是无法弄懂中国人的收入,21世纪的一大迷!宏观经济统计告诉我:中国人普通家庭的储蓄率高达30%,也就是说普通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中,30%是拿到银行存起来的。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美元的日本,普通家庭储蓄率不到3%。虽然日本人喜欢存钱,但没有钱拿到银行去存。我要问:中国人哪儿来那么多钱?

  

日本消费市场的繁荣有中国旅客的一份功劳,美国和加拿大的房产市场的繁荣也有中国人的贡献。有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这话也许不假。但我想问的是:中国人,你真的那么有钱吗?我的回答是:在中国,有钱的是真有钱,穷人是真穷。年初,周孝政教授来日本讲课时对我说:2015年,北京的富豪人数已经超过了纽约。那么,我们可以推论,中国的穷人的人数应该不少于非洲。


注: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国发展的秘密在哪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陈平,以物理和经济的跨界思维,以及在西方求学、教学40余年的亲身体验,在东南卫视的《中国正在说》专栏里做了《中国道路能否超越西方模式》的演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认识中国模式的视角和思维,以下为演讲全文。


1、中国发展的秘密在哪里?


我在1980年代去美国留学做经济学研究,师从诺奖化学奖获得者普里戈金。我们发现了经济混沌现象,发现文明发展的道路是多种文明在竞争,而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宣传的向英美模式的趋同、收敛。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请我去演讲,越来越多的感兴趣的不是我们做的复杂科学,而是让我讲清楚为什么中国会崛起。


我第一次总结中国模式的经验是在巴西,金融危机结束后的2009年,会议的主题是《危机之后 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吗?》。我讲完后,巴西前任财政部长力邀我去首都的巴西总统战略规划部。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他们的办公室不像是个政府部门,而像总参的作战部:左边大屏幕上是中国地图,标出铁路、高铁、高速公路几横几纵,右边大屏幕上是巴西地图,也是几横几纵,一看就是向中国学习的。


规划部的专家问了我一个西方经济学家从未问过我的问题:巴西每提出一个发展规划,还没开始实施,西方媒体的批评就铺天盖地而来,破坏环境啊、政府扭曲市场啊。但你们中国怎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国发展的秘密在哪里?


我说,凭物理学家的直觉,不是金融经济学家的教条,为什么中国金融政策比日本还要独立,中国发展政策比俄国、德国还要独立?因为中国在毛泽东时代就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科技体系、独立的国防。所以中国才会有独立的发展政策。如果没有独立的科技体系,那就只会发展东亚模式的依赖经济。他们非常高兴,因为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回答。



2、我给大家讲三个例子


中国和西方其他大国竞争到底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我给大家讲三个例子。


我曾在在美国第二大州的德克萨斯州住过,比四川面积还要大。因为只有货运而没有客运铁路,他们当时提出要建一条轻轨来连接几个主要的城市。公民民主投票投了多少年?投了20年,到现在还在纸上。


为什么呢?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利益冲突太多。修条轻轨谁不高兴?航空公司不高兴,因为人都跑到轻轨去了,它的利润受损;旅馆业也不高兴,你坐了轻轨当天就到家了,我的旅馆收入就要下降;沿线居民也不高兴啊,噪声增加,我的房地产贬值;稍微远一点的居民高兴,地价增值,但再远一点的居民不高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啊?凭什么我要交税呀?所以在西方要修铁路高铁,选线、设站都成了问题。


只有在中国,金融危机时投了四万亿,一下子变成高铁长度全世界第一。所以现在很多国家,包括美国英国要学中国造高铁,但他们的制度成了制约。印度要征地,私有制又征不下来;美国和德国要选线,就会利益不均。所以中国第一条优势:社会主义大协作。这种协作模式超过西方制度下的分工加市场交易。


第二个故事是《纽约时报》调查得出的。《纽约时报》总想不明白,美国科技先进,怎么中国发展老比美国快呢?后来调查出来一个秘密。


乔布斯把新研发的苹果手机和钥匙放在同一口袋里,钥匙把手机的塑料面划痕了。下月就要上市了,乔布斯就想一周内要换成玻璃的外壳。开会的副总裁立马就急了,还没散会就坐飞机到深圳去了。为什么?在美国你单单聚集工人要多少时间?9个月。然后美国的工人周末要度假,要看球赛。而中国的工人,高管电话一打,24小时内就来上班了。需要配件、螺丝、电阻,都在隔壁和对面,深圳是产业集聚的、世界最强的加工阵地。


苹果手机50%以上的利润都被苹果公司的股东赚走了,中国的工人拿的血汗钱只有5%都不到。


但以今天特朗普的逻辑,是中国赢了还是美国赢了?是中国赢了,因为中国赢得了就业、赢得了发展。美国被苹果解雇的那些高技术的工人失业了,回来只能测试被退回的苹果机。工资下了一大截。所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原来想的是美国一定赢,结果发现中国才是大赢家啊,美国是输家。


第三个故事,中国研发不如美国,经济发展为何有那么大动力?一年春节,我餐宴上遇见了微软的高管,他告诉我一个从未在经济学文献中看到过的数字。他说美国现在保持着研发优势,产品研发出来,从投资到设厂到美国经过议会修改法律标准,到营销,把钱赚回来这个周期要多长?我说起码要十年以上。他说确实,欧洲比十年还要长。但中国平均23个月。你说美国怎么和中国竞争?


日本非常有名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他写的《United States of 中华》,即《中华联邦》很畅销,中华联邦是指把东北亚东南亚这些中国周边的国家都加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这么一个大家庭。当时西方大谈中国经济要崩溃,他却看好中国经济。因为他认为中国人学习能力太快了。


他说1970年代日本人很自信,说,What American can do,we can do it。认为美国人能做什么日本人就能做什么。现在,日本人说,What Chinese can do,how can we do it?中国人做的事情,我们日本人怎么做得到呢?


大前研一讲这话是在金融危机之前,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2月,哥伦比亚大学请我去做金融危机演讲。第二天,索罗斯请我在他的量子基金总部吃饭。他问我:西方文明的衰落看来已成大局,将来要看中国能否引领世界了?然后他感叹了一句,和大前研一的观点相同,“中国人学得快啊!”。


我反问“您觉得为什么中国人学得快呢?”索罗斯平时是反应很快的人,但他那次没有回答。我说是因为中国人可以全方位的学习科学技术可以学苏联、美国,工业制造学德国,管理学日本,分解房地产的使用权学香港,工业园区学新加坡,农业还可以学以色列。中国没有意识形态的障碍,只有中国有这个包容能力。所以到中国讨论多元文化的共存和发展,我认为会比在纽约联合国讨论还要受到大家欢迎。


3、分区实验、分工交易基础上的社会大协作


中国经验对世界的影响,是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更早认识到的。而我们中国的经济学家多数还是认为中国就是有中国问题,以为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照搬西方模式来解决。其实是不对的。世界发展不均衡,各国国情不一样,所以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有两千年的统一历史,统一的语言,而且有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所以在国际竞争里面就比西方讲“三权分立”的制度优越得多,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模式是解决了一个分工加交易还要加社会大协作的创新的办法。


马克思总结出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规律,从原始公社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是亚洲国家印度和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不是也和欧洲一样呢?


马克思只提了一个问题,亚细亚生产方式,没有出答案。给出答案的是列宁和毛泽东,毛泽东理解很创新:因为工业革命,英国的圈地运动是把农民当牺牲品的;美国的城市化,黑奴也是牺牲品。只有中国农民不但是革命的主力军,还是改革开放的动力。全世界谁听说过乡镇企业可以和国有企业竞争,还可以和跨国公司竞争?所以中国发展道路和西方是不同的。


为什么中国可以做到这一点?西方人最好奇了。我说中国人的道理来自于老子和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做混沌理论,有三,就有多样性了。而西方老讲一,为什么?因为一神教,归于一,所以趋同的思维,一刀切。拉美、东亚国家、苏联东欧国家国情非常不同,他不管,来个休克疗法,一刀切,私有化、自由化。中国就不一样。


所以中国的一条经验就是中国的双轨制,同时兼顾了社会稳定和创新。而且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也不像拉美国家或者东欧国家片面地对西方开放,但西方并没有对他们开放。


中国叫选择性开放。深圳特区当时争议很大,其他地方就看着。所以中国有很多改革,包括包产到户、深圳特区、经济特区、国企改革,都是各个地区分散试验,不是像俄国那样,闭门造车,制定个百年计划,计划还没有造好国家就先垮了。中国是事后的追认,安徽的农村做得好,其它省份就自动地仿效,然后中央总结,最后再立法总结经验。所以中国走的这条发展道路是远远高于西方的一刀切的发展道路。


所以我讲,中国改革的成果不但是中国出口导向的成功,外汇储备增加,而且技术升级,这些都是原来东亚日本走过的道路,中国真正成功在于找到了一条超越亚当·斯密分工加市场的社会协调的道路,也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决策的模式就是分区实验,这样才能够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4、中国就像1900年的美国


中国道路的崛起,突破了西方模式。中国今天的历史地位不是像主流经济学家所讲,中国是1970年代的日本,经济速度一定要放慢,我认为中国就像1900年的美国,下一步高速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更重要的是占领科学、金融、军事的制高点。


此话怎讲?因为1900年的美国,和中国现在一样,工业产量世界第一,但没有占科学的制高点,当时在德国手里;也没占领经济和军事的制高点,当时在英国。严格来说到1960年代,美国登月成功以后才全面掌握了科学金融和制造业等全面的制高点。以美为鉴,中国下一步的目标是真正地占领科学的制高点。


因为亚当·斯密讲过,分工受市场限制,市场不是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谁掌握了科学教育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军事和工业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金融的定价权。我们要不把这个定价权拿下了,中国要真正解决中国的区域差距问题是不可能的。


那中国有无可能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占领科技金融军事的制高点?我认为很有可能。美国不卖给中国雷达预警飞机,中国就造出来了;不卖给中国航空母舰,中国就造出来了,所以中国的科技上升得很快,但是有一点,中国的科技现在还在追赶美国。


美国的科技为什么可以占领制高点?不是因为美国的教育系统比中国优越,而是因为美国可以搜罗全世界的科技人才。美国在二战之前科技远不如欧洲,二战以后数以十万计的科学家被美国吸收了。为什么美国能吸收?美国立国时,所有州立大学受惠于“土地赠与大学”制度,大都设在乡村和小城市。不仅地价要远比欧洲、亚洲的便宜,科学家大批地在小城市里专心做学问,不想升官不想发财,才能有世界上最好的研究。出诺贝尔奖最多的大学在哪?剑桥,旁边就是奶牛。我去看看牛顿的苹果树,奶牛在那哞哞叫。当年德国出了那么多科学家在哪?哥廷根大学,那个小城大概只有几十万人口,在中国相当于一个小的县。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就要像当年大革命时期,沿海有为青年到延安去创建革命根据地一样,把沿海大城市的研究型大学,有计划地迁到内地去,建立十几个全世界最好的综合性的研究中心,而且跟产业、金融营销整合,我们不要搞国企集团,我们学美国,叫做大学基金会。你给我10年、20年时间,中国一定是全面占领世界制高点,我有这个信心。


用三句话做总结。


第一句,由分到合,从分析科学走向复杂科学,中国整体思维有优势。西方分析科学从希腊到意大利,一直到20世纪到终点了。现在世界走向复杂科学,也就是中国人讲的整体论的时代,要“合”。在“合”的方面,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有优势。


第二句,世界发展的规律,时间上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空间角度看,农村包围城市,边缘挑战核心。所以中国现在是边缘崛起挑战核心。


第三句,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产业技术的新陈代谢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所以中国将会引领未来的世界发展。


来源:日经新闻网,东方卫视,文汇讲堂(wenhuijiangtang)  作者:柯隆,陈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